第1116页

“修堤不都没工钱吗?”海瑞当年在淳安县修新安江大堤时,还让老百姓自带干粮呢。

“那都是老黄历了,我们县里修一期时,就管吃饱饭。”茶客们便道:“到了二期,昆开司就给开工钱了。”

“啊?”海瑞不禁汗颜,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自己在淳安干的事儿,也太对不起乡亲们了。“见月开多少钱?”

“不好说,有补贴有奖励。见月米面油盐什么都发,折合折合都要一两多银子了。”老汉们不无羡慕道:“而且还跟从前一样管饭,那可都是净赚啊。年景好的时候,也找不到这样的活。”

“好多家都是三五口齐上阵,”有个茶客指着茶老板笑道:“好比他仨儿子,俩儿媳,还有老伴也在工地给做饭,赚得不要太开心啊。”

“都是辛苦钱。”茶老板笑得合不拢嘴道:“好好干一冬,明年给老三娶媳妇。”

海瑞明白了,这正是自己跟赵昊吵架时……划掉,改为‘辩论时’,那小子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赵昊说,人在极度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是最解渴、最有用的。但当你喝过‘完全不渴’的边际后,再继续喝就没用了,反而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这就是水的边际效用递减。

在社会财富的配置上也是同样道理。金钱有许多用途,按其重要性,大概可依次分为生存用途、生活用途、精神用途、挥霍用途等四个层级。

人们随着获得金钱数量的增加,会将其逐次用到不重要的用途上去。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体现。

显然,在社会资源相对有限、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下,适当将资源向底层百姓倾斜,对整个社会的效用是最大的。

这正是老子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啊!

海瑞又一次清晰的感受到,赵昊那句‘一个社会稳定与否,关键就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昆开司明明可以白用昆山百姓,独吞所有的好处。却能够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分给百姓,让财富更高效的配置在全县,发挥更高的边际效用,真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可惜放水养鱼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人人还是想着独吃独占,能有几个愿意主动让利的?

恐怕,要不是有赵守正这层关系在,昆开司或者说江南公司,也不会这样大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