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页

左懋第等见顺方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便要求赴昌平祭告陵寝,议葬崇祯帝。

顾君恩断然拒绝道:“我皇帝入京之日即登煤山,哭过你们那位先帝,尔今还要你们哭什么,祭什么?”

并讥讽南京方面满洲势大之时惧虏之威不敢发兵,还一心想搞什么“联虏平寇”,将大顺视为洪水之祸,反将那异族满虏视为亲近之人,可谓是不忠不孝,如今却装成孝子贤孙要来哭祭什么先帝,简直让天下人耻笑。

随即取出檄文一道,当场宣读,指责南京诸臣“不抗虏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擅留满虏封王为罪三;各镇拥兵虐民为罪四。旦夕发兵讨罪”。

次日,顺方派员领兵三百名押送使团南返。

南返前,陈弘范、马绍愉密奏可说服金声桓、刘良佐、余永寿等镇来降。

陆四要枢密院负责此事,明确南明诸将若来降,一律降两级用之。随后留晋王陆广远坐镇北京,自己则轻车快马前往河南。

速度比之回返的南明使团还要快。

甘陕总督孟乔芳密奏,原满洲智顺王尚可喜已向大顺奉表,并愿密攻阿济格。

这件事让南征比计划中提前。

第八百一十章 最后的满蒙集团

尚可喜如今的处境也着实尴尬,作为满洲的三顺王,麾下有近万兵马,且火器众多,按理随阿济格投明之后怎么也当获封一个郡王,再不济也当是一个国公,然而最终这位智顺王仅被南明封了一个顺义伯。

封号不伦不类。

阿济格归明之后,明廷不仅将荆襄作为阿济格部的驻防之地,还将荆襄东面的德安、黄州二府也划给阿济格部驻防。

名义上仍属阿济格节制的尚可喜被阿济格调至黄州驻防,然而黄州这块地盘原是左良玉的,左良玉虽死其子左梦庚同二十余万大军却在。

左梦庚获封秦王之后便率部回到武昌,除了于城中大修王府外就是派部将前往左近各府“接收”,只是因为惧怕满蒙兵,左梦庚不敢“收复”荆襄二府,遂将主意打在了德安同黄州二府。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