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获阳也是色变,但并没说什么,而是紧紧盯着魏良臣,神情颇是犹豫。
魏良臣是有这方面经验的人,他当然不会一昧强硬,只见他又挥了挥手,对李获阳与那一众军官道:“关禁开后,李将军及此中主事官员可来见我,陛下想知道你们为何哗乱生事。若有不得已理由,我自会代禀陛下,届时陛下会为你们做主。但若无缘由,尔等就需自缚以待陛下惩处了。”
良臣说的很直白,没有半点虚的,更没有兜什么圈子,他要确保李获阳等人清楚他的来意。
“这……”
李获阳眉头紧皱,四周部下也都迟疑。此时,一人悄然而至,对李获阳低语几句,后者听后,点了点头,拱手对魏良臣道:“既然天使发话,末将等遵令便是。”
说完,即吩咐传令兵谕各处,叫将士自回营中,不得再于城头聚集。
城上此时已聚两千余军士,闻上头发话各回军营,竟是一哄而散,皆都归了。
这一方面让魏良臣震惊于李获阳等主事将领在军士心目中的威望;另一方面则暗叹,山海卫驻军乃辽军精锐,朝廷御虏奴重兵,每年拨饷无数,今看来,却俨然如将领私兵一般。
说乱便乱,说归便归,对将领而言是好事,可对朝廷而言,就不是好事。
良臣不能不多想,似乎,这种状态下去,军头和家丁的产生,就很难避免了。
见乱军主事者竟然答应了魏良臣所说,李永贞三人提起的心再次落地,忐忑不安的跟随魏良臣进入关内。
李获阳等人将魏良臣迎至靖边楼,良臣到时,楼内早有数十军官等侯,其中着文官服饰者也有数人。为首一人穿绯色官服,胸前绣鹤,乃从三品山海关参政王邦才。
参政为各省布政使下设副官,分守各道,并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抚名等事。
山海关为军事重镇,本不应设民官,但因山海关同时又是重要商道,关前关后居住不少百姓,故蓟辽总督特在此设参政,统管民事。
从职权上归属,王邦才是直接向蓟辽总督衙门负责的,而李获阳这个前屯卫参将则是向辽东都司负责。
蓟辽总督是王象乾,辽东都指挥使则是加太傅衔的李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