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温子君长叹一声,心道:“罢了。就随她去吧。”然后摇头道:“算了,不必追击。叫他们就此靠岸。”

岭南军自成功登陆琼州以来,历经五个多月,终于将叛军全部消灭,叛军的主使者逃匿海外,不知所终。

岭南军不单平定了琼州叛乱,还俘虏了叛军近十三万人。这十三万人全部都被充到岭南军中,使岭南军达到近四十五万之众。

经过五天的休整,温子君留下十万岭南军驻守崖州。另外三十五万军队将随他北上,去抗击南侵的匈奴铁骑。

临走时,温子君亲自到黎族走了一趟。他向王骆提出黎族与岭南军团结协作,共同维护琼州稳定的建议。

王骆二话没说便答应了温子君的建议。

有了黎族的帮助,加上留下的十万岭南军,温子君相信,就算是梁石海卷土重来,琼州亦将固若金汤。

温子君曾率人将映日门的石堡彻底清理了一番,发现石堡其实早已搬空。难怪映日门这样在此扎根经年的门派,撤走时竟然能够如此迅速。

见到丁鱼与樊火凤她们甚是喜欢这座石堡,温子君决定派人将石堡彻底翻修一下。他打算等北上抗击匈奴结束,便带丁鱼与樊火凤来此暂住。当然,石堡占地面积甚广,里面房间无数,要翻修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任务唯有留给驻扎在崖州的守军了。温子君已经留下了如何翻修的图纸。

琼州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岛屿,四面环海。如果有敌人来袭的话,可以从任何一处上岸。于是,温子君在琼州派了十多二十人的小分队驻扎在琼州四周,随时监视海上情况。并且,每个小分队都配有信鸽。温子君下令,小分队每天必须与崖州守军联系一次,否则,崖州守军便须派人到该处查看,根据情况予以定夺,以确保各处通信畅通。

待所有部署都安排好后,温子君才率领三十五万岭南军跨过琼州海峡,向北进军。

途经闽地时,温子君想起他的叔父温庭之正在闽东抗击倭寇,于是暂停行军,前去见他叔父。

温庭之的军营离海岸五里处驻扎着。温子君一到便看出温庭之采取的策略是让倭寇上岸,然后聚而歼之。而从大海到军营的五里之地,便是缓冲之地。如果温庭之采取的是不让倭寇上岸的策略,那他就应该将军营扎在离海岸只有一里处,让倭寇无法登岸。

其实这也是温庭之的无奈之举,他的军队不擅水战,只有让倭寇上岸来,才能够施以打击。

温子君在琼州的战绩,温庭之自然清楚。如今温子君来访,却让温庭之多少有点尴尬。他当时之所以到福建抗击倭寇,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的侄子温子君。

令温庭之感到意外的是,温子君对他一直以礼相待,从无半句不敬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