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并非无忧门中人,而是楚徭义兄,易兰台的剑法是楚徭所授,一身“枫叶冷”内功心法却是吴江所传。
想起少年时生长于斯的无忧门,他不由得嘴角含笑,随手展开摺扇,却不由一怔,只见手中这把洒金摺扇上书“谁许一生悠然”六字,原来在十里亭中他与莫寻欢二人竟将扇子拿错。
易兰台手抚摺扇,想到“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几句,心头一阵怅然。就在这时,院中花树影子忽然一动,便如池塘中凉风乍起,水藻随浪摇曳。他收敛心神,放下摺扇,笑道:“哪一位朋友?”
一支白银打造的小笔从窗外激射而来,易兰台伸手抄住,见其打造得十分精致,掂其重量却是中空,便轻轻将笔身拧开,从中取出一小小纸卷,展开后见上面寥寥几个字:“我在雁卿山候你。”署名处勾勒了一把长剑,锋芒直欲破纸而出,气势十分凌厉。
他已知端倪,略一思量,放下银笔,带了双剑,展开身形向外而去。
雁卿山便在他们主仆一行歇脚的阳城附近。易兰台来到山下,见一位高身量的剑客负剑背月而立。他停下脚步,微微一笑:“晏先生。”
那剑客转过身,神情倨傲:“正是晏子期。你可是易兰台?”
他言语著实不算客气,易兰台修养甚好,也不介意:“正是,晏先生邀我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晏子期摘下长剑,横剑手中:“假意说些谦逊言语非我所好,百晓生排兵器谱,你既排首位,我便想与你较量一番。”他佩剑名为“干戈”,样式奇古,剑身混入大量青铜,远较一般长剑为重。崆峒剑法向以轻捷凌厉为主,晏子期却独出机杼将剑身加重,凌厉处更增风雷之势。
易兰台不由微微苦笑,他知晏子期性情高傲,这场较量在所难免,也抽出双剑,道了一个“请”字。却见晏子期眼神冷厉,干戈剑势如青龙出水,迅捷之处宛若电光,第一剑便直向易兰台胸前要害而来。
易兰台眉头微皱,他双剑交错,亦攻亦守,连消带打化去这速度奇快的一剑。干戈劲力被带,一棵花树被剑风一震,落了一天一地的繁花似雪。
晏子期干戈横转,彷佛九天神龙,便向易兰台咽喉处疾刺。
崆峒剑法风格颇多,堂皇正大有四方剑法,飞扬剽悍又钟灵毓秀,但晏子期成名后,江湖中人谈论起崆峒一派,便只得“轻捷凌厉”四字。
他将崆峒剑法整合,摘其凌厉一脉的剑招,将以往种种特性都归结为一路。有长老质疑他如此做法有悖崆峒祖训,晏子期却答:“博采众家不如专攻其一。若有疑者,晏某愿以剑作答!”
是时崆峒掌门顾成因及大弟子司空灵已逝,崆峒一门再无出色之人,晏子期这番话无人可驳。之后他掌控崆峒一派,更培养出“高山流水”四大高手,崆峒一派,方才重振江湖。
此刻晏子期这第二剑,雷厉风行处竟又远超第一剑,倘若中招,易兰台咽喉直是要被刺个对穿。这一招易兰台亦不敢轻忽,他右手摇空绿幻出满天碧影,漫天月光直漾成一地清绿,分不出哪里为虚,哪里为实,又或者那些月光剑影只不过是心魔,就看你的心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