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己不曾见过的红夷人,载着火炮来到大明,就像是天外来客,可是他们究竟来自哪里?他们的家乡,可能连郑和当年都不曾到过,那么他们的航海技术,只怕比造火器的能力只强不弱。这世界会有多大?海的那头究竟还有什么?他们可能带来贸易与技术,也可能带来战争和灾祸,正如郭书荣华所说的,国人对此却毫无知觉,仍以天朝自诩,在自造的梦里沉迷着。
也许真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不到这样一个人,对于国家的危机意识会这样强烈……这就是所谓的远见卓识吗?在别人开心看云的时候,他已经在为风暴作准备了。
常思豪脑中又是一阵迷眩。
耳边流袅的清音,有着与女性肌肤相似的质感,令他的神思超拔出来,忽然产生一种对耳鬓厮磨的怀念。
暖阁、锦帐、小腹丰隆的吟儿……
那时,两人韵合的动作,像一首无声的琴歌。而今,这琴歌有了实感,响在耳畔,像山溪流去化作雨后的风,柔纯爽净,更胜从前。
听到神驰处,虽然明知那并非秦自吟的琴声,他仍是忍不住确认了一眼。
床帷半敞着,拉到他肘尖的位置。有这样一层隔挡,两边的人都看不到彼此的脸。
在常思豪的角度,目光所及,是郭书荣华那半边银衣长袖、围肩的牡丹。琵琶的弦轴像髻上的发钗,偎在他肩侧,有着依人小鸟的情态。
一只纤长润白的手在琵琶颈上移滑,呵痒逗趣般轻轻揉弄着。
丝弦颤跳,有如人类的脉搏。
这瞬间,常思豪觉得自己眼有些花,仿佛真切地看到一位女子在那指尖之下,正猫儿般被撩拨得百态妖娆、羞不可抑。
——难道世上真有琵琶精?难道乐器也有生命,竟然能在人的手底还魂?
恰在此时,像水下走串气泡般,一串咕咕的空响从被底翻滚上来。
乐声消逝,帷帘拉开,郭书荣华的笑容对上他的目光:“侯爷醒了?”
常思豪没有回应,只呆望着他怀中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