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话虽如此说,他还是颇看重此事,详细询问了少林方向的消息。

待听到少林竟也响应北伐汴梁的号召,托此名义召集各方俗家弟子引兵护寺,赵禹忍不住哑然失笑,说道:“这糊涂主意哪个出的?江湖事便要江湖了,少林这番撸起袖子来,莫不是也要起兵造反?原本我还怕进逼少林,会引得态度暧昧的刘福通在一旁掣肘。少林此举,可算是在河南之地又立山头,刘福通与他们交情再深,也容不得旁人在卧榻之侧酣睡!”

傅友德也叹息道:“这一群僧人,不通天下大势,只瞧见总管引兵来犯,便要依法对抗,哪里分辨得出当中滋味!总管根基不在河南,一时强兵过境,刘福通眼下着紧汴梁还能视而不见。少林距地自守,可是真正要分割刘福通的地盘。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他们不公开臣服刘福通,早晚要交恶开战!”

赵禹又笑道:“我这番作态,虽有些无赖,却也着实将这些和尚逼急了眼。若不然,也不会出此昏招。举兵容易散兵难,堂堂正正的武林门派,这一公开举兵可就变了味道。天下之争,不成功便成仁,哪有他进退自如的余地!”

“得了,即刻修书给刘福通,今次我出兵为他解除少林糜烂之祸,一应钱粮物资都要由他出。若不然,我就担个武林耻笑的名声,即刻引兵南归,坐看他如何应对少林大军的崛起!”

赵禹心中大悦,又沉吟道:“不妨再乱一乱,公开责问少林擒拿殷野王存的什么心思?莫不是要逼问屠龙刀的下落!我倒瞧一瞧,这一来六大派是否还能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我的铁骑精兵!”

他说的兴奋,却不知数年前汉水畔那个娇若兰芷的小姑娘已经先一步替他做了此事。

第126章 拔营起兵赴少林

大元至正十六年的春天,天下局势可称得上波诡云谲。

汝阳王李察罕经过至正十五年一整年征伐不断,原本已经稳定了北地局势,孰料乱军贼首赵无伤一纸北伐召集令,便引动天下红巾军纷纷雄起北犯,北地局势登时溃烂一泻千里!

元军精锐尽出,各路大军驰援汴梁,虽疲于奔命,却终究鞭长莫及。这一年入夏,苦攻汴梁数月的刘福通终于攻克城门,挥军入城!

天下震荡!

汴梁是故宋旧都,元廷虽得天下近百年,但因对汉人诸多压迫,向来不得人心。反元大幕拉开最初,各路义军虽然争杀不断,但对横扫天下的蒙古精兵仍然心存畏惧,瞧不到太多希望。可是汴梁的失陷却使元廷软弱暴露无遗,人心大振,天下皆知汉统终于到了再次振兴的时机!

刘福通同样声名大噪,风头一时无两。虽然汴梁一战损兵折将,损失颇大,但所得也丰厚。尤其他坐拥雄城,招揽四方来投之师,不旋踵便聚起数十万雄师,哪怕没有赵禹先下汴梁奉其为红巾主帅的承诺,此时他也成了无冕之王,世所共仰,达至人生巅峰!

然而这位新晋红巾军大帅眼下心情却着实欠佳,虽然拿下汴梁,但他手中嫡系人马却折损大半,新附之军看似势大,战力却着实堪忧。加之元人数路人马皆往汴梁转移,一副不收复汴梁誓不罢休的姿态,令他忧心不已。

坐于汴梁帅府中,与众将议事毕,刘福通身心俱疲,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