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西域之事,些许江湖恩怨而矣。李思齐手握重兵镇守一地,岂肯为此多费心神空耗钱粮,或能隔绝一时,若中原有变,必将引兵东去!”赵禹拍拍手,朗声道:“诸位,振奋些!此时乃是一举压制六派的天赐良机,只要我们能守住光明顶,让六派精锐魂断西陲,反元大业再无掣肘!”
众人听到赵禹的分析和鼓励话语,情绪总算稳定起来,纷纷退回营帐中休息,养精蓄锐。
关外冬夜寒彻入骨,饶是赵禹早已寒暑不侵,此刻仍觉遍体生寒,心中了无睡意,便坐在篝火前仰望天穹,思绪变得悠远起来。他虽猜到此事背后有元廷的影子,却想不到李思齐这等级的守疆大将竟都屈尊纡贵,甘心插手这等江湖事中来。
李思齐陈兵玉门关,对身处西域的众人来说只是断绝了退路,但对中原红巾军诸部来说却是一场浩劫。明教徒狂热无比,作战悍不畏死,因此才能在数年之间呈席卷天下之势,深深撼动元廷根基。但明教徒同样缺乏理智,若惊闻总坛圣地光明顶有难,还不知会陷入怎样的动荡中!
赵禹虽号召红巾军攻打各派山门,终究只是治标之法,或能一时转移他们的视线,但若背后再有人推波助澜,群雄并起的局面将成镜花水月!
现在赵禹心中已经不敢再存奢望,只希望刘伯温等能稳住滁州形势,勿使数年苦心孤诣尽付流水。在滁州时,他并未刻意推动明教传教,现下看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滁州皖南民间形势该可还能保持稳定局面。只是讨虏军大半由明教徒构成,境况堪忧。眼下他远在万里之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希望徐达、常遇春能够稳住形势,勿使军中大哗。
至于在西域,五行旗现下尚有近千之数,若能赶在六派之前进驻光明顶,凭借明教多年经营的天堑之险这地利,六派联军虽高手众多,尚不足虑。赵禹现在打的主意,却不再是击退六派,而是要趁着西域退路断绝之时,将六派精锐尽数歼于玉门关外,不许一人生还!
夜风如冰刀,拍打着帐篷旗幡猎猎作响,火光攒动,映入赵禹眼眸中,却折射出摄人心魄的杀意!
第150章 不意势单险重围
春寒料峭,西域许多地方仍是银装素裹。
这一次随赵禹驰援光明顶的五行旗众人,有许多曾到过西域,算得上识途老马。出关后他们配置了雪橇等物,在雪地中行军快捷无比,两三日光景便赶过了寻常须四五日才能走完的路程。
西域人烟稀少,一行近千人在这苍茫天地之间,同样显得渺小无比。赵禹不敢再分散兵力,一行人直驱昆仑山口一线峡,已经完全不晓得四派联军到了何处。
因有动机不明的天鹰教,赵禹不敢贸然进入昆仑山麓,便以鸽信通知杨逍来接应。
第二日下午,风尘仆仆的杨逍率百余人赶到一线峡外五行旗营地。他脸上愁苦之色愈深,显然六派围攻光明顶之举带给他甚重压力负担。
见到赵禹第一面,杨逍便冷声道:“除恶须尽!你统领军马征战天下这么多年,这道理还不晓得?滁州铁骑围攻少林,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么就肯轻轻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