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说话的熊储不由得暗中赞叹:人的名,树的影。高夫人果非易与之辈,每一句话都是以退为进。不亏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苗三冠没受影响,当然不会露出口风,所以一推六二五:“我军注意力在江南,渡江北上不过是看在大家同出一源,而且有满清鞑子这个共同敌人,所以施以援手。至于大顺军何去何从,还需要高娘娘乾纲独断才是,苗某实在是无法借箸代筹。”
这是一个利害攸关的敏感话题,苗三冠不松口,主人熊储始终不吱声儿,高夫人一时间也陷入沉思之中。
走,走到哪里才是终点?
江北遍地狼烟,根本没有合适的落脚之地。
找不到落脚之地,大败之余就没有机会恢复元气,也就不可能东山再起。
目前没有遭受兵火的地方,就是江南渔米之乡,可那是熊储的地盘。
想到东山再起四个字,高夫人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主位上的熊储。
熊储仿佛置身事外,竟然在低头把玩一柄短剑。
红云短剑,这是文妃袁鹂卿当的当年送给熊储的定情信物,也是熊储临危保命的杀着之一,熊家军的高层都明白。
苗三冠明白熊储手中短剑的来历,但是高夫人并不知道。
“高娘娘,这把短剑大有来历,看来我们皇上想起远在桂林府的娘娘们了。”
说到这里,苗三冠竟然抛开正题,开始添油加醋讲述熊储和袁鹂卿之间的曲折故事。
言者有意,苗三冠当然不会随便跑题,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听者有心,高夫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更加明白眼前必须有所取舍,否则后果难料。
“大顺帝下落不明,大顺朝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高夫人说得有些挣扎,眼眶中第一次出现了泪光:“颠覆大顺朝的罪魁祸首有两个:一个是数典忘宗的吴三桂,另一个就是满清鞑子。只要是为了打击这两个敌人,大顺军可以立即放弃原有身份接受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