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蒂,战争的胜利就是人命堆积起来的。我们不能无视将士们的生命,所以必须提前进行周密部署,尽可能减少伤亡,然后去争取胜利。”
“和满清鞑子的战斗,必然是一场旷持日久的战争。减少每一次战斗伤亡,不仅能够积累士气,还有另外一个巨大好处。那就是我们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越来越多,自己的部队越打战斗力越强。”
“如果每一次战斗都出现巨大伤亡,就要不停补充新兵。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走向战场,又会加剧伤亡人数,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让部队彻底丧失战斗力。”
“说得好!”高夫人有些情不自禁起来:“熊家军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果然有深层次的原因。只可惜我听到这么精辟的论述太晚了,让数百万兄弟白白战死沙场,真是罪过。”
“不晚,一点儿都不晚。”熊储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我们和满清鞑子之间的血海深仇是解不开的,战争才开始,或者说还没有开始。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和满清鞑子比拼耐力。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熊储在这里给高夫人解释未来的战略方针,当然不是闲得无聊,主要是让高夫人了解熊家军的战术原则和处事方式。
因为接下来如何安顿高夫人,熊储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个腹案。只不过时候未到,暂时没有说出来罢了。
但在实际战场上,宜城、南漳撤退出来的两路大军,带着数万追兵连续奔行两天两夜。
在此期间,敌我双方都没有休整。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殊死一搏的时刻已经来到。
第603章 阿济格调整
金光祖,二十五岁,大清汉军正白旗佐领,后起之秀。
因为在山西、陕西境内屠杀大顺军及其反抗剃头的百姓,金光祖无所不用其极,深得阿济格赏识。
此次南下荆襄增援孔有德,阿济格需要两位先锋官,首先就想到了金光祖。并且交给他骑兵五千,步军一万,不可谓不看重。
金光祖率部渡过汉水第一战,就采用伏兵之计包围了大顺军的后起之秀李来亨。
因为接应部队来得太快太猛,李来亨最后逃出去了,但总算没有让阿济格失望。
留下一万步军接替孔有德镇守襄阳城,同时接应阿济格大军南下,金光祖亲率五千精骑追击李来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