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仿造自然环境,重现“自然环境下,原初生物的诞生”这个过程。
米勒实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而类似的实验,其实还有不少。
这些实验总体思路差不多,都是在很大的玻璃器皿内重现原始的自然环境,然后以频繁地放电,来试着促使自然环境下的无机物自行合成有机物,低分子自行合成高分子。
而一系列实验的结果大同小异——实验成功地实现了“人造氨基酸”,但想要人造蛋白质,乃至于进一步人造细胞,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大概做不到。
潘龙前世的世界,已经攻克了那个难题。仿自然环境下人造的第一组细胞,被视为人类历史的伟大成就,在他穿越的时代,那个庞大的培养箱依然还在运作,推动从人类手上诞生的远古细胞努力进化。
至于它什么时候能够进化成新的智慧生物……那就天晓得了。
反正科学家们都说:“与其指望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不如指望在宇宙里面找到我们的‘兄弟’。”
尽管……实际上可能前者反而比较容易一些。
因为,光速似乎真特么是无法超越的。人类探索宇宙的最终方式,是选择一颗幸运的小行星作为载体,建造庞大的移民船,朝着附近的恒星行驶,就这么老牛破车一般,一步一步踱出去。
这让很多人都很失望,包括潘龙。可他的那位热爱历史的老朋友则非常高兴地参加了第一批外宇宙探索队伍,还是半人马行星探索舰队的副队长呢……
说远了。
米勒实验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重复。
它本身并没多大的难度,最重要的是“想得到”而已。
换句话说,只要纳塔丽娅提出这套理论,用不了一两个星期,这个世界的其他学者们,就能够在实验室重现它。
……或者可能还更快。
毕竟这个世界因为有无形之术存在的缘故,“实践能力”比潘龙前世那个世界在同时代还要略强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