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尽管有他在,但直到今天任长生“当众成仙”,才算是实打实地解决了“大夏究竟有无成仙之人”这个问题。
而对照任长生修成仙佛的这一幕,很多对当年陈彦的事迹有所了解,又对仙佛长生之路有所了解的人,便隐约明白了陈彦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这是走了一条已经被人预定的道路,却还没能找到预定那条路的仙佛,请对方让路。
虽然他也有相当于仙佛的本领,但若是五百年内找不到那位仙佛,没办法补上这一关,他就要寿尽而死。
严格来说,他大概算是“准仙人”。
陈彦和帝早春的态度都很客气,帝早春甚至在潘龙面前,都执了晚辈之礼。
潘龙有些纳闷,他解释说:“我家二叔与苍子海(苍渊字子海)叔父交厚,潘先生与苍叔父、二叔都是朋友。我自然是您的晚辈。”
他这说法也有道理,只是潘龙自己今年不过二十五岁,看着一个十九岁的人对自己恭恭敬敬作晚辈的礼仪——而且这人很可能会成为大夏天子,未来的帝甲午,他就觉得很奇妙。
莫非多年之后,自己起兵造反打到神都的时候,帝甲午会大叫“叔父!您为何要难为晚辈?”之类的话?
那可实在是……有趣得很……
陈彦很难得地换了一身整洁的衣服,连头发胡须都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除了那个总是随身带着的酒葫芦之外,完全看不出平常的邋遢模样。
他显然对这一身装束不是很满意,不止一次扭动身体,仿佛衣领子里面爬进去一只蚂蚱似的。
帝早春宣读了圣旨,圣旨里面册封任长生为“清虚妙法先生”——没有官职,想来是怕他不接受。但却将绥桃山附近方圆三百里册封给任家,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这个册封可不是一般那种以三百里赋税为俸禄的册封,而是实实在在将这三百里山河册封给了任家。读完了圣旨,帝早春便拿出了相关图册、户策、税册,以及朝廷专门制作的一系列印绶。
从今往后,绥桃山附近这三百里内,除了依然需要打大夏旗号、驻扎的依然是大夏军队之外,一应民政、税收、人事……全由任家管理。
而朝廷授予任家的爵位,便是“绥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