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龙低头,沉默不语。
他在扪心自问。
(我可以做这种事吗?我有资格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决定他们的方向吗?)
这个问题,他没办法回答。
他很讨厌这样的问题。
文超就说过,当年他和赵胜为这个问题争论过不止一次。
赵胜认为,九州世界的文化是落后的,思想是贫乏的,作为更先进文明的代表,他有权力甚至于有义务推动九州世界前进。就算为此要付出代价,要做一些悖逆于公序良俗的事情,也是值得的。
文超则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真的指点江山,就算再伟大的人,也只能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多最多,就是消灭掉那些靠着剥削和压迫过活,进而扭曲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家伙。
两个人屡屡争吵,不止一次不欢而散。
而这个最根本的矛盾,最后彻底爆发,导致了文超之死。
文超死后,赵胜也陷入了颓然,一直到死都没再恢复昔日的风采。
可以说,这对绝代双雄的故事最终惨淡收场,归根究底就是这理念之争。
潘龙赞成文超的观点。
就算是那些不死不灭的仙佛,他们终究也只是强大的“人”。人不能——或者至少不应该逾越人的本分。
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他无权去代替别人思考、去代替别人决定,更没有权力用自己的意志去决定一个世界的走向。
——即便他们的选择,可能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