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有他这个灵魂核心平衡点在这里,又有力量被他不断编织进来,思维模式汇集灵魂结构的难度一点都不大,从无到有,郭槐只花了几天时间,就造出了灵魂的一部分,这个灵魂的结构完全是他本身灵魂一般的“钻石”结构,而非是木炭,有了这个结构,思维运转效率提升简直是千倍万倍,灵魂在宇宙中的存在也再难为寻常外力撼动。

神魂运转效率提升,郭槐就不再盖章了,直接释放出一抹携带盖章信息的光辉开始刷了起来,他的掌心好像有一个手电筒,传递着他盖章的信息,不断扫射,扫到任何一个念头化出来的“人”,念头得到了信息回馈就会满足,那个人立刻含笑消失。

如此,“工作效率”陡然提升,他原本之铸造了一半的灵魂,飞快变得完整起来,本身力量反而飞速攀升,而越是攀升,他的效率就越是高明,很快,手电筒模式得到改变,他的整个身体都发出光芒来,然后升到了天上,如同太阳一般照耀这个精神世界,将整个精神世界照得透亮,但有念头一进到这空间,就会消失。

“《未来星宿劫经》的信仰法中的满愿法原来就在这里。”郭槐心中一动,有些东西光是看书根本没用,必须实际操作才能真正领悟。“我既可以满足这种念头,如何不能满足其他各类念头呢?人元法在此处却是有个巨大的妙用啊。”领悟此点,郭槐但觉混元道基好似得到什么营养浇灌了一样,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神魂不断壮大,很快就达到一个普通人完整灵魂的规模,没办法,这个世界相信这一套的人不少,郭槐也就能够自其中源源不断的收获力量。“哈哈,传播某种信仰理念,那些凡人哪怕没有完全认同,半信半疑间也会释放出念头,如果信仰的人多了,那就是积少成多,而全信者,每天身体制造的灵魂力量大半都会发射过来。”

“只是为何这般奇怪?似盘古宇宙,盘古诸神显然也是行了此法,将所有生灵培养出来的愿力一网打尽,这方宇宙明明是有着不朽者的,似盘古诸神这类存在想必也是不少,为何他们要制作一个普通的灵魂来开此力场呢?他们本身呢?”

随即,郭槐开始拓展这个力场中的精神世界,原本只是为满足某些人,某些念头求得死后解脱的场所开始变化,内部机构多了起来,想杀人?有杀念?来吧,我回你一道杀了目标的信息,念头的得以满足,归于此力场内。如此,回复整个宇宙各种念头的机构一个接着一个,郭槐自此获得力量的来源。

他的神魂可是有着混元道基,演化出各种“精神安抚神职”不过是小意思,浑然不会像冥河老祖那种存在,他整个神魂都杀道化,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无法演化出其他“神职”。此时郭槐的这个套路无疑十分有趣,一个核心就在于“满愿”,满足那些念头中附带信息的愿,给那个念头一个解释,念头就会归于他灵魂力场内。

而有意思的是,他给一道信息作为回馈,并不需要消耗力量,只是一道信息而已,而这道信息一旦传递到发送念头的原主人身上,念头得到了满足,即便他愿望未实现也没关系,在精神上已经将其安抚了。“很有趣的工作,可以让很多人得到心安,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平稳,只是这个宇宙中的人类似乎并不多?”

郭槐展开了整个“混元道基”,以《未来星宿劫经》的“满愿法”大开功率,在精神界面中实施满愿的活计,按理来说,如果是盘古宇宙的灵魂界面中,整个宇宙无穷人类,每个人给他一个念头,那就是一股惊天动地的力量,可是在这里,混元道基功率全开,念头输送过来的力量却是极少?

郭槐随即仔细分析了念头的来源,将其按源头分门别类,按源头做了一次统计,结果得出的答案,这个宇宙的人类只有一百九十二亿余人,之所以不是准数,那是郭槐刻意留了部分一些不发出念头的空数。

“实在是太奇怪了,这个宇宙明明有着不朽者之类的真神存在,明明他们也精通满愿法的,可是却只是造了一个普通灵魂放在精神世界中收割念头,整个宇宙的人类不自然间形成的灵魂界面中竟只有一百九十二亿人?”

第二百一十章 小说主角?

这个世上有着一张名为精神网络的网络,广泛存在于灵魂界面中,不过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察觉不到其存在的,只有一些天生“通灵”的人,又或者有过基础修行,能够将精神延展出自身肉体之外,如此才可感知到部分网络的存在。

这张网络的,是无数个生物个体不自然间构筑,他们每个个体都是一台“电脑”,无时无刻不在发射、交换着信息,如此,个体不再单独,一张无形的网络就是这样构成了。此时郭槐“混元道基”的以满愿之法,行精神安抚之事,以他的能力,几乎所有念头携带的信息都可以安抚和满足,如是,精神网络中升起了一个巨大的“太阳”。

此刻,郭槐针对一百九十二亿念头来源进行了反追溯,最终,他的掌中形成了一个建模,他们在宇宙中位置的建模,他惊讶的发现,这一百九十二亿人口的位置极为集中,应当是在一个同小星系中不同的行星上,时刻随着行星处于运转之中。这太奇怪了,似那些强大的超越者都能够建造大量的位面,一个位面上的人口就无比巨大了,这个宇宙的人口如何就只有这么点,还是处于物质界面的行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