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一顿,闺女的大名啊,因为一直没上户口,还真没想好,既然想好俩人要团结协作,共同养娃,那取名这么大的事儿她也该给他参与的机会……当然,最后肯定得她拍板。
对这样的废物老爸,给点形式上的民主就行了。
上好户口,改好名字,安然带着包文篮径直往不远处的三小走去。
这也是她曾经上小学的地方,虽然年代久远得就像上个世纪,但熟悉的铁栅栏围墙,半高的校门和年久失修的锈铁门,还是让她有点恍惚。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辈子的她虽然毕业快十年了,可校长还认识她,听说是要送孩子上学,一路绿灯。当年的她,不仅人漂亮,学习成绩也特别优异,从来都是考满分的好孩子。
听说她就在不远处的阳钢二分厂上班,陈校长高兴得不得了:“哎呀小安啊,我家闺女,就小你两届的,也在二分厂,还在工会呢,你在哪个部门?”
安然这下乐了,难怪瘦条条的陈媛媛一直说她面熟,肯定在哪儿见过只是没想起来,原来是学妹啊!得,既然这样,那陈校长二话不说就把铁蛋安排进了幼儿园,准备让他先跟着上半年幼儿园,九月份再一起升一年级。本来,按照他对孩子的测试结果来看,怎么说也能上个二年级,因为好些数他都会数,加减运算也很快,问题就出在他不认字上。
安然虽然在小海燕村教了他半年,可一没黑板二没粉笔的,光用口述,他说是会说,就是不会写,数字见了他都不认识。
“可惜了,这孩子很聪明。”
“一点儿也不可惜,让他跟着幼儿园学起,大器咱不怕晚成。”安然是羡慕年纪小小就能跳级的孩子,更羡慕宋致远十八岁就能大学毕业,可这样的天才世间少有,他们背地里付出的艰辛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她不想给铁蛋压力,只要他好好的别走歪路,哪怕最后考不上大学,她相信她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会把自个儿饿死。
孩子要上学,她当天扯布,连夜给缝了个军绿色书包,书包上还绣着其他人都没有的红色五角星,那气派,铁蛋胸脯都快挺上天了,走路哐当哐当生怕楼下那兄弟仨听不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