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放心,朕不闹你了。”乾隆看着她像只受惊的小兔子般在怀里安静下来,抚着她柔腻鬓发道:“总是你最得朕心。”

郁宛就知道皇帝又想起和敬公主跟那拉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民间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更多呢,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乾隆爷虽然几次南巡,可也不曾走访过真正的民生疾苦,自然觉得自家这点烂摊子悚然听闻。郁宛却是见识过她爷爷过世时,七八姑八大姨如何为了分财产闹得头破血流——可比这个激烈多了。

乾隆惆怅地叹了口气,沉吟道:“朕想着,不若让和敬跟额驸回趟蒙古。”

也好缓和一下眼前情势。论理,科尔沁才是额驸本家,他强留和敬在京,已然有违夫妇之道,何况额驸已然夺了差事,与其赋闲在家,还不如带公主回去尽尽孝心。

郁宛惊讶地从他怀中坐起,皇帝要赶公主走?

那可真是件大好事!

乾隆幽幽看向她,“爱妃似乎很高兴?”

郁宛意识到自己过分喜形于色,赶紧耷拉下脸,一副深表遗憾的模样,“臣妾只是惋惜,公主难得来一趟圆明园,都没欣赏完园中景致,怎的就要走了。”

又在睁眼说瞎话。这回乾隆再不容情,提起裙摆就往她臀上轻轻拍了一掌。

郁宛正要叫屈,嘴唇却已被他堵上,呜呜地说不出话来。

只能在心中腹诽,欠钱不还就算了,还动不动欺负她,她倒了八辈子霉才遇见这种男人!

乾隆微微抬眸,诧异她居然还记着悔棋的事,这姑娘的心眼是否忒小了些?往日他给的赏赐都够付百十回赌债了吧。

然后他就欺负得更狠了。

第58章 偶遇

公主要回蒙古之事很快就传开了。

含晖楼里, 令妃支开随从,看着一言不发、只闷头收拾行囊的和敬轻声劝道:“皇上并非不念骨肉亲情之人,公主若是去服个软, 我再从旁说上一嘴,皇上或可开恩许你与额驸留下。”

和敬鼻子里哼了一声, “他是九五之尊, 岂有朝令夕改的道理?你也莫再宽慰我了,左右这宫里都是容不得我跟额尔克的, 我走了, 她们还更高兴。”

一面说着, 眼中却几乎落下眼泪,“我早知皇阿玛狠心,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我这一走, 怕是连额娘都会被忘干净,往后谁还会在她忌辰上一炷香?怕是都赶着奉承那拉氏去了。”

令妃不知如何接话,只默默递上一方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