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萧鸾也知道汤庆心里的顾及,笑道:“风水学说和封建迷信跳大神什么的还是有区别的,《葬书》有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说是一个整体学说,包含星象环境地理等等,其中很多和现代科学结论不谋而合,算是古人最早期地对选择居所系统论的简单应用。”

“魏朝时期墓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前面有河流涓涓流过,是上佳的墓葬之所,虽够不上帝王墓葬格局,但也算得上是清奇俊秀之所,依照风水学说,此地往东二百米左右选座墓葬之门最为合适。”

“你确定?”吴教授连忙打开地图,仔细查看起来。

“我来的时候看过,往东二百米左右居位最正。”萧鸾说道。

吴教授和汤庆也看起来。

“往东二百米是山腰坡下面,每个时代的墓葬选址风格都会不同,更早的朝代选择山顶,但到了魏朝大部分以山腰坡下面作为最佳的墓葬选择,魏朝的人觉得葬山腰如同在母亲的襁褓之中。群山环挠,深得大自然之宠爱。龙气也是由山头往脚下走的,下面能更好的吸收上面的龙气。”

这个时候吴教授和汤庆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确实往东二百米处更符合魏朝墓葬的选址风格。

“确实是。”吴教授对着汤庆道:“组织人手从往东二百米的地方开始挖掘。”

汤庆也同意,“好,我这就安排人手去做。”

随后汤庆安排完人手回来后,对着萧鸾打趣道:“如果真的如小萧说得,回头得给小萧记一大功。”

“是您和老师相信我,给了我这个机会,您和老师不嫌我添麻烦就好。”萧鸾谦虚地道,前世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萧鸾的语言艺术可谓相当好,别说是和这些心思单纯的学者打交道能面面俱到,就是和体制内的人交流也能不出一点错。

考古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细致和细心的过程,最要经得住的就是耐心。

一些不知道墓葬情况的考古更难做,往往要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地清扫,而这个墓葬不一样,作为被现代盗墓贼光顾过的墓葬,里面很多情况盗墓贼已经在审讯中交代了,也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发掘工作。

看着已经能够动用现代科技辅助的考古现场,吴教授发出了感慨。

“想当初我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分到地方博物馆,那个时候是考古最艰难的时期,我要带着所有的工具木箱,装在运输公司大客车的顶棚,那个大客车要开上整整一天才能到达镇上,然后还要坐上一天的拖拉机才能到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