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下来,整篇稿子像是他在她的耳边亲自讲。
许澜将她留下来的问题回答得很细致,甚至涉及到的专业名词都在页尾处加了脚注。
他细数了公司发展的过程,先行产品的优缺点。
目前这代车较前部的优势。
将她每一个问题都仔细地回答。
林雨晨接着这份材料,对这份项目重温了一遍。
通过这些天对项目的跟进,她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电车的机车女,逐渐明白了电车行业的发展。
包括电车发展的局限在于电池。
电池是电车正常运行的关键。
许澜的公司在电池的续航和寿命上不断地进行技术突破。
当然,电车也有优点,环保和使用成本低廉。
产品较其他公司确实很优异,可越是这样线头越多、千头万绪。
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她伏在病房里的小方桌上想。
视线里,她注意到对于第一个问题,许澜回复得很敷衍。
“进入行业的初衷?”
做一件事的目的,才是破题的关键。
尤其是这样的新公司。
可在这个问题下,许澜只回复了短短一行字。
“有发展前景。”
好像答了,又好像没答。
真是商人作派。
并没有深入到产品的灵魂。
她相信,每一个产品都是有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