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久仰孙市长大名,如今终于见着真人啦。”苏布冬说道。

孙市长请他跟刘秘书坐下,然后说道:“刘秘书跟我说了,首长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何况你这个归国华人也算是为国效力嘛,现在你看你有什么困难?”

苏布冬沉吟一下说道:“您时间宝贵,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有三件事要麻烦您跟刘秘书。我需要人、地、还有政府支持。先说人,我要几名大学生,人我已经考查好了,他们的个人意愿不作为参考,我相信有组织关怀,会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的。”

孙市长说道:“没问题,一会你把名字写下来,学校,专业都告诉我。”

“至于公司在哪里开,我也想好了。”苏布冬见孙市长办公室正好有京城市地图,于是站起来,指着京城西北角的中关村北大街的一处位置,说道:“这片空地,我都要。”

孙市长和刘秘书都惊了。“这一片,你都要?”

“如果可以的话,我全都要。不过我想先问问现在京城一公顷地皮是多少钱?”苏布冬问道。

孙市长被苏布冬一番话震的不轻,然后打电话给了自己的秘书问清楚了情况,然后回答道:“海淀附近的纯地皮是每亩2000元人民币,你要的地大概200亩左右,加上拆迁补助款,实际价格应该在400500万左右。”

“我明白了。”苏布冬点点头,面上不动声色心里早就乐开了花。4、500万啊,这在以后的京城买套房子都不够。“但是我现在钱可能不够”

孙市长倒是无所谓:“你可以先给一部分。”

刘秘书倒是劝道:“小苏,你难道不知道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吗?一口吃成大胖子可不成。”

“孙市长,刘秘书,我公司发展确实需要这些地,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整个地面我都要了。但是我手上的钱确实不太够,毕竟还要开公司。所以我愿意先拿出200万表示我的诚意。然后在未来2年内,把余款付清。”苏布冬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这片地留着不开发都是赚的。

孙市长和刘秘书相视看了一眼。200万光买地皮,这在这时候跟疯子一般的举动差不多。而且这还是一半不到的款项。这年代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土地当然是国有,我买的是70年的使用权。”苏布冬用一个我都懂的眼神说道。

“200万人民币买70年的使用权”按照现在的工资,刘秘书每个月只能拿到100元左右,200万需要他工作200年。孙市长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于苏布冬这种归国华人的想法,他们确实不太懂。

他们不懂,但苏布冬懂啊。别说70年了,就是60年,他也买。不出20年,他的投资可以翻上上百倍。

苏布冬骨子里就是一奸商。

===11文化的力量===

“剩下的是税率。”苏布冬说道。“按照现在外企的税率,大概在28左右。但是事物发展有他的规律,如果一上来把税率定的过高卡的过死,会影响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所以我希望对我这个高新产业的税率维持在20左右。也就是说,所得毛利的20的税上交国家。”苏布冬同样知道华夏是重税国家,但他要求的不是不收税,而是减税。毕竟1个百分点可能意味着十几万的收入。

孙市长点头赞同:“小苏很有思想。确实一些新型产业政府要花大力气支持。首长也说了,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一点我会在党委会上讨论,通过应该不是很难。”

“谢谢孙市长了。”苏布冬可以看出,这孙溪童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敢干,会说。这种人在官场吃得开。

刘秘书心想事情结束了,可以回去给首长汇报了。

但是苏布冬叫住了他,“刘秘书,我还有一件小事需要你帮忙”

刘秘书听完苏布冬的话,点头应允,然后婉拒了苏布冬请他吃饭的要求,然后回去了。

苏布冬则给孙市长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说有空聚一聚。孙市长明显面上一喜,点头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