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一线的更多,应龙、烛龙、青鸾、金翅大鹏、饕餮、睚眦、狴犴等等。

修行界甚至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驭兽风”,试问,哪个二逼青年不曾奢望过,自己有一只甚至更多的神话生物作为伙伴呢!

更别说驭兽系的学员,他们或许很少会明面上提及,但他们心底类似的骚动只会更强烈。

驭兽系师生不知道有多少秃头,是因为在苦思一条如何将这些神话生物重现于世的道路而不可得,因此搔断了不知多少头发。

他们想了无数种办法,进入实际验证环节的也不少,比如提炼出某种神话生物具备的一些核心神通,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或是让它们主动学习,或是用符文的方式强行刻录在它们体内,让它们先具备相似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一些能力,期待在持续的优化下,它们的成长晋升符合人们的心念预期而一步步走向神话,最终与之合二为一,成为真正的神话生物。

可最终的结果,全都面临无路可走、难以为继的困境。

因为他们找到的那些所谓相似的能力,实则与神话生物真正的威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中间有着无数重障碍需要跨越,而他们连一重障碍都跨越不了,因为这只是拙劣的模仿,那些所谓具备某些神话生物相似能力的灵兽,其实只是一种奇怪的“缝合怪”而已。

类似的尝试,经历了几次就失败了几次。

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大家得出的唯一有效结论就是,此路不通。

因为他们并不曾见过真正的神话生物,因为世间本来就没有这玩意儿,对于它们的习性、它们的能力,自然只能全凭想想脑补。

而这也是导致这种方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的原因——人们的脑补和认知必然都是基于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说,他们脑补出的神话生物根本无法超脱出他们认知和理解的框架,他们无法靠脑补完成对一种超验生物的创造。

就如同笔者无法真正理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格局和视野一样,一切关于他们的描述和想象都是“皇帝有三个金扁担,窝窝头都是金子做的”这种层次。

这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人永远也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

可那曾横亘于天际的、绵延不知多少万公里的炎夏神龙,其所展现的无匹威能,将一百零八座异象古迹转化成洞天福地的伟力,又用再确凿无疑的事实告诉人们——

这是有可能的!

应该、大概……世间也许真的存在这样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