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那次会议之前,以某全球知名大寺为代表,公开发表了六一学院以传武为根基的不满,认为遭到了不公正对待,因为众所周知,某大寺的武僧团全球知名,各种各样的武校不仅全国开花,甚至是全球开花。
难道我们都是样子货吗?
前期就算了,毕竟筹备阶段都没经验,可后来全国挑选合格传武人才培训成教官,这么大规模的挑选某寺出身的却鲜有被选上,不说完全没人,却也真的寥寥无几。
于是某寺知名住持利用还没彻底断绝的网络表达了不满和对六一学院的质疑。
这一度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这是明面上理由,而暗中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随着全国二十三亿人口大迁徙,那些全国各地的佛寺僧众自然也根据自己的户籍地进行了迁移安置。
看似将他们打散了,可因为这行业的从业人员本来就极多,相当于被集中到了全国两千多个聚居地中,从某种角度讲,密度反而更高了。
而当时的时局本来就人心动荡,很多僧众出于好意也好,出于其他想法也罢,开始有意识的在周围的人群中再次开始了传播佛法教义的活动,表面上也起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帮助当局稳定人心秩序。
但当局对此不仅没有高兴,反而非常警惕,不管出于任何理由,在当时那种局势下,全国必须只能有一个声音。
这是底线。
但和那些野生的不同,这些都是被国家认可的合法单位,虽不乏想趁机捞各种好处的,却也不乏德行端正,受人景仰的有德大师。
在这种种背景的催生下,新历二年,直接召开了有最高领导层参与的座谈会议。
这次座谈会议当局开诚布公的说了很多话。
这场座谈会议的结果就是,有关佛学、寺庙、僧众的话题一点点的、悄然无声的淡出人们的视野,选择沉寂了下来。
同时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不主动向外发展信众。
有人因各种原因找上门来,可以接纳,毕竟,精神信仰也是人民生活必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天变以来的种种,有心灵脆弱者,没有一个寄托真有可能走上极端。
这个原则直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寺庙传信的基本原则,不主动发展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