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不再单独主持内试,这“小小”的改变,对成立不久的道院来说,改变却是颠覆性的。
以前,哪些学生能进,哪些学生不能进,道院自己是有绝对的拍板权的。
他们招收的学生基本与其身后的道宫、星宫有着最高程度的相似性。
若把道宫星宫视作一个个宗门,道院的定位就是其相应的外门别院。
可这次改变之后,单项选择变成了双向选择。
道院可以明文列出自身的优缺点,并根据统考成绩和自己需求制定合适的招生线。
而一旦有学员的统考分过了这条线,只要其主动自愿填报了这所道院,哪怕其人的天赋资质并不符合道院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道院也不能拒绝。
而对学员来说,这个题并不难选。
毫无疑问,最好的学院是六一学院,其次是那些老牌的特等修行学院,若是能进当然最好,若是不能,诸多道院也绝对是比州学更好地选择,哪怕道院的专业细分领域更强,并不是州学这种综合性质的学院。
可一个是特等,一个是高等。
每个道院背后都有着无数元神境大佬坐镇,一群连筑基境都没到的修行小萌新需要考虑什么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吗?
对道院来说,就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局面。
招生线定高了,想要的目标招不齐,因为他们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统考成绩并不一定全部名列前茅,要把他们囊括进来,只能将招生线下移。
后果就是有资格入读的人会变得更多,其中大半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不能拒绝,不仅得一视同仁,把水端平,还得捏着鼻子对培养出这些人才的府县发糖放血。
因为这事,去年,每家道院就都进行了扩招,扩招人数少则两三倍,多则四五倍。
即便是对各家道院来说,这也都是个不小的负担。
本以为这就完事了,没想到,今年又玩出了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