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得说,这思路放在咱们炎夏修行体系内固然新鲜,但若将视野再扩大一些,似乎,类似的模式也并不鲜见。
远的不说,此法和神道模式就非常像。
神道的成长模式不就是如此吗,自身的资质、禀赋和一切前期准备是一方面,可单靠这些却不可能进步,更重要的是另一股提携的力量。
无论是神道改制前,还是神道改制后,这都没有变。
放眼其他世界,类似的模式同样不少。
诸神世界的神眷者看起来与此法差异巨大,可若将外在层层剥离,其本质也可以归纳在‘己’与‘彼’的范畴之内,或者说,所有以信仰作为力量根基的道路,都有类似的特点。
一个人的成长,自身的努力、天赋之类都只是一个方面,若上面没有神的提携准允,那再如何努力也是难以进步的。
反之,只要得了神的青眼,你便是废物一些,既不努力资质又差,同样可以成长到其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还真就印证了那一句话,‘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这样的模式,在诸神世界可是运转了不知多少万年,也没见有什么大问题。
所以,咱们炎夏修行体系出现这样一条路,不是坏事,应该可喜可贺才对。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视之为洪水猛兽,现在看起来废,这不是才起步吗,未来的发展上限谁又说得准呢。”
刚才那位情绪也已逐渐平复下来,此刻也只是哼哼道:
“其他不好说,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通过此法‘飞升’上来的,各方面都将受制于将他拉上来这一位,包括位阶境界。
若此法泛滥,那些后来者坐享其成都是小事,更严重的事,整个体系的进步成败,都将全部集中固化在一小拨人身上。
诸神世界不也如此吗?只不过,一来它基数大,再就是在此之前已经历经了漫长岁月完成了积累,也确实没显出多少弊端,可这显然不适用于九州。”
又一人道:“我感兴趣的是,此法与神道模式相似,反倒与我们传统的仙道认知相悖,那到底将之归入神道呢还是归入仙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