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交换生”。
在次之前,九州与斗武焱天之间的交流通道是完全关闭的,就像有一层“壳”覆在斗武焱天之外,遮蔽了双方的交流往来。
对斗武焱天之主来说,以前这是一种保护,现在却已经成了一种束缚。
但彻底破除这层壳姜不苦第一个不同意,这会冲毁九州来之不易的仙道之根,显然,斗武焱天之主也明白这点,所以,他便想根据九州现有的“承载力”开一个大小合适的口子,在不对九州仙道发展产生负面冲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斗武焱天之内的“压力”宣泄出来,九州还能够以此为参照,反向往斗武焱天安排同等数量、同等质量的仙道修士。
第二个念头便是“鲶鱼”。
这些互相进入对方“主场大本营”的交换生们,就像是被故意放进去的鲶鱼。
只要控制好度,彼此可互相砥砺,互为磨刀石。
而这个度该如何控制,只要他们俩此刻议妥谈好,还不是念动之间的事。
若是如此,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对双方都好的办法。
于斗武焱天而言,因为此界受限于九州的上限,最大限度便只能解封到现在这种程度,若将当下斗武焱天所能承载的极限武力定为“100”,这个指标是无法超越的。
新的武力诞生必然是建立在旧的武力消亡的基础上,于世界内的个体而言,大概也就是竞争变得更激烈些,上升通道变得更艰难些,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太多的不同。
可于斗武焱天之主而言,这样的更替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成长。
若依了他现在的想法,则可以将一部分“武力”放在九州,这相当于他在满值100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储蓄“武力”的所在,他能调用的武力就变成了“100+九州部分”。
于九州仙道而言,最大的价值却是能够在这种碰撞磨砺之中加速仙道体系的成熟,快速涨经验。
见了姜不苦的态度,斗武焱天之主放心了,便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他看了看脚下的斗武焱天,道:
“当初和我一起分裂斗武世界,各携部分残界分投各界,只以当下的境遇来说,我这个主谋却是混得最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