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气味比景物还要更加虚无缥缈。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其缥缈,同样务虚的文字,可能更加适合承载。
李柃承认道:“的确,好比说薄荷,性温味辛,是一种偏向于微辣的心理感受,尝过的人都知道,但又不是真的辣,光是这种词汇,未必能够准确描述出来。
不过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大致把气味的映像与现实之中的各种色彩,味道,甚至口感联系起来……
如此一来,就能通过联想,准确描述这些气味。
譬如火灵气的香质近于松香;水灵气虚无,又像椰奶;金灵气冷冽如酒,带着辣呛;土灵气像是热天突然下雨后的泥尘;木灵气类似割草之后的草腥味……
这些都是基于常人也能接触到的事物逐渐铺陈,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也的确能够进行引导,改变精神层面的理解和认知了。
法力之变,乃是唯心变化,以此为凭,或许还不能够分辨其香质,但若再得具体实物引导,却或有变化之功!”
其实李柃没有细说的是,这是为引导别人修炼众妙化香诀所做的准备!
此诀需求的天资在于感知能力,越能准确感知和掌握香魄,就越容易学成。
以李柃自身为例,几乎只要是曾经闻到过的香气,都能一一照见,完全模拟出来。
而妻子慕青丝就不行,她至今都还没有学成哪怕一种变化。
因为她没有相关的天赋,从未见过香魄这种东西。
李柃暂时又没有准备把此诀传给辛大元,哪怕只是为了试验,起码也得观察和考验个十年以上,再作打算……
所以,这种东西,归根结底,还是为没有“香灵根”天赋的人准备的。
香道想要崛起,单只依靠身具灵根天赋者恐怕远远不够,那修炼起来也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