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把随表附带的小纸条拿了出来,像是与有荣焉地说“我这块表可是咱一中的学生亲手做的,买一块表就是帮助一个失学儿童重返学校。”
“百货商店里的高档表,新是新了,可哪有我这块表有意义。再说了它只花了我十块钱。”
十块?高安娜听了眼睛都不禁瞪大了,十块钱的表是大风刮来的吗,那么便宜?
她和表妹两个人接过小纸条阅读起来,看到落款处是“绿色工厂”和“一中教师苏叶”后,霎时愣住了。
“怎么又是这个苏叶,这是她搞出来的?”高安娜疑惑地问。
“她搞得起这个?”李红丽不屑地说。
刘秋点点头,这段时间整个办公室的人夸苏老师夸得跟不要钱似的,她赞美起苏叶也没有压力,她闭着眼睛随便拣了听得耳朵都出了油的几句吹了起来
“是啊,确实是我们学校的苏老师。”
“她是教科学的,对机械零件很感兴趣,成天捣鼓这个玩意儿。陆陆续续教了学生修表、修收音机……她带的初三年级有很多辍学的学生,于是就萌生了做翻新手表的念头。”
“她就靠这只小小的表,把初三辍学的学生全都找回来了,我亲眼她起码赚了这么多钱――”
刘秋伸出了一根手指。
虽然吹自己曾经瞧不起的人,刘秋有些心理障碍。但就冲苏叶能赚出那么多钱来,刘秋认同了她。
谁让她穷呢!一千来块的钞票明明白白地摆在桌上,那一幕真是深深地震撼了穷人。
“一百块?”李红丽问。
刘秋摇了摇头,“岂止!是一千块!这还是上个星期的数,下个星期可不是这个数了。”
一千块?
两个女人眼里的散漫、轻视,皆数化成了震惊和质疑。苏叶怎么可能赚得了那么多钱?别说一年,就是两年她们不吃不喝都挣不出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