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高爸指的那个人赫然就是把高安娜工作搞黄了的苏叶,而她的“先进事迹”,恰好是高安娜举报的。

高安娜不虞的情绪虽然不显在面上,可是口吻中却带着批判“爸爸我不认为是这样。当老师就要好好当老师,苏叶这明明是资本家的做派!”

“带着一群孩子赚钱这算啥,学生还要不要念书了?”

高妈怒视了高爸一眼,她拍了拍女儿,“安娜说得对!那种有资本思想的老师要不得。你小姨从小就把你当亲女儿似的……明个儿去找你姨夫商量商量这件事。”

高安娜的亲戚里混得最最好的就是表妹一家,从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麻烦人家,连工作都是他们给介绍的。这种评优评先进的事情,找他们帮忙准没错!

高安娜的叔叔――高晓阳,他却是被报道里写的那个盈利闪瞎了眼睛,这可是滚滚而来的钱。

这个项目资助了四十多个学生,一个月便卖了百来块表,这该有多赚钱?

他吃惊地问“啊、这……她怎么想出这种法子的?她倒是很有脑子,知道怎么赚钱还不让国家追究。”

高晓阳以前任职于一家化学工厂,厂子专门做塑料玻璃制品,在时下非常受欢迎。高晓阳跑销售运输的,他的工资因此也不低。

只不过五几年那会厂子公私合营了,运输的岗位上捞不着油了,好吃懒做的高晓阳耐不住辛苦便辞职赖在家里,一赖就是好几年。连高安娜都不待见他。

高晓阳把报纸折了起来装到了裤兜里,连晚饭也不吃了,抓了两只馒头就往屋外跑。

……

一中。

何老师偷偷地找了苏叶,“我好像发现有人模仿咱去做翻新机,这几天大街小巷都在卖它。”

何老师还以为只有一中有这技术,是全市独一份的。没想到报纸刊登出去之后,“仿品”一夜之间犹如春笋冒出。

苏叶听了没有太大反应,心里只有“终于来了”这个念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私底下卖手表是不对,但卖粮食是违法乱纪的行为,民间还不是应运衍生出了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