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要不是这年头太穷,经济困难,物资奖励得紧着烈士家属用,否则妇联办肯定会表彰苏叶同志,送她一袋大米、几斤猪肉。

妇联办的领导严肃地说“我在这里着重批评某些同志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家的一针一线,吃穿用度,与其在物质上的较劲攀比,组织上更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在精神上互相比较,比较谁的思想更进步、品质更可贵!”

虽然妇联办没有物资的奖励,不过周末的时候,苏叶的“物资奖励”眨眼就来了――

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乡提着几只野鸡来到了军属大院。

他们交了介绍信,乐呵呵地被小战士领了进去。

家属大院的人见了这帮满身褴褛、骨瘦如柴的农村人,俱是一片惊讶,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手里提着野鸡。打听过后才知道,这帮人来自上沟村。

马根生满脸笑容地说“我们是来找苏老师的。”

“苏老师?是哪个苏老师,苏叶吗?”一个家属问。

他们忽然想到妇联办公告栏张贴的上沟村的感谢信,没想到人家马上就找上门来了。

马根生点点头“是苏叶老师,这回多亏了她……咱们村今年没有救济粮发,要是没有她,恐怕全村人都要饿肚子,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前段时间忙活着收地里的庄稼,没空来感谢她,刚忙完我就领着人来感谢她啦!她就是我们全村人的救命恩人,要不是凑不够路费,村里好多后生都想来感谢她哩!他们特意给她去山里捉了几只野鸡。”

他摇了摇手里的鸡,问“苏老师家怎么走?”

听到这番话,大院里的家属心里忽然打了个突突。

恩人这个词份量太重了,这前脚刚得罪了人家的恩人,后脚人家村里的干部就来了,这叫什么事?

另一些人恍然大悟原来苏叶真有人送鸡吃……苏叶说野鸡是老乡送的,还真有老乡给她送鸡吃。

这一群人看着骨瘦嶙峋,但各个精明能干,否则也当不上村里的干部,十里八乡饿死了多少人,上沟村只饿死了几户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