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杨雪爸要把苏叶会说英语这件事告诉他的孩子们,以前他觉得孩子们念得下书就好,不强迫他们。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这一次回去之后他要告诉他们一定要争气、要努力学习。

只有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报效祖国,他们才有机会过上像港城人那样的好日子!非但如此,他自己也要继续学习。

刘刚和李明的世界观在这一天迅速地重建。

回来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回想港城的事情。刘刚深深地记住了苏老师的那句话,他认为只要他们这一代人努力,未来总会有机会过上那样的好日子。

而李明站在轮船上凝视着远方。繁华的港城不断地后退,最后缩成一个黑点,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一刻他的心里复杂极了。

港城繁华,大陆贫穷、落后,他踏上港城的那一刻起就遭受到了很多白眼,令人不自觉地产生一股浓浓的自卑感。李明终于明白了苏叶曾经说的那番话的意义。她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过去不明白,现在终于明白了。

为中华崛起,即是为个人的崛起、为下一代的崛起,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是连结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国家贫穷落后,人民也会变得没有底气、没有自信。

……

c市。

陆厂长把电子显微镜正式捐献给了x大,他与x大的校长约定这台显微镜的主要使用权归长友油厂所有,实验之外的时间可借给x大师生使用。

同时他提议学校和长友一起建立一个联合的实验室,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他这么一弄,阮儒良忽然有了属于自己的、正式的实验室。油厂间接地有了自己的人才队伍。

苏叶没想到陆厂长这么会借风使力,这一手“投桃送李”送得恰恰好,让三方都得到了好处。

她原本也是这样计划的,不过还没来得及和陆厂长商量。这台显微镜来之不易,它是苏叶用“技术”交换来的,换成了别人绝不会那么轻松地买到它。

x大的校长被陆厂长这一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长友虽然只是一个油厂,确实也被评为省先进单位,但这么搞会不会过于隆重了些?别的省级老牌大厂也没有他们这么大阵势的,但学校的教授极力地争取这台德产的显微镜,为了它,长友要实验室……就要吧。

阮儒良得知这件事后,当场愣了许久。他激动又不安地搓了搓双手,黝黑的脸渐渐憋得通红。

“不、不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