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俞伯定然是在拿到了老头所书的密诏后不久,便被墨书远杀人灭口、焚尸灭迹的。”少年轻叹,“老头那时,大抵是病得狠了,脑袋也跟着犯了浑。”

“当年的宫中,四处都是墨书远的眼线,他哪里能躲得开呀。”

他被迫诈死出逃,慕国公与阿宁先后辞世,小国师彼时又被调离了京城,老头在前朝能用之人,就只剩一个晋王府。

余下的,不是与安平侯府一脉同|党,便是在竭力明哲保身,他大伯在朝中自是孤立无援。

如此一来,即便晋王府手中尚攥着两万禁军兵权,平日行来,亦不免如履薄冰。

再考虑到老头的性子……

那密诏多半会被分成两份,一半交由晋王府,另一半再交由俞德庸。

两份合在一起,才是他临死留下的“万全之策”。

晋王府手握精兵,墨书远当然是轻易动弹不得,可对上了俞伯,他便没了那等顾忌。

随意寻个由子就能将他遣出皇城,随意僻静之处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宫里的奴才们惯爱拜高踩低,老头早已病入膏肓,指不定哪日一口气卡进了喉管,便要驾鹤西去。

墨书远却还年轻着。

他还不足而立年岁,年富力强,又是陛下“钦定”的东宫太子,是稳妥妥的下一任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