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明白,他太明白了。

他甚至觉得养在太后膝下,对祚儿更好,长乐宫的确清净安全,无形中也抬高了祚儿的身份。但他更怕云皎醒来后发现儿子不在身边,会伤心难过,毕竟她并不熟知太后的性情,又说女子初为人母会多疑多思,得更细心体贴地照顾。

但太后不开心也是人之常情。

她自问在云皎诊出喜脉之后没断过关照,即使之前她得宠的惹人非议,她对她的处置也是公正的没护过短。她想去将二皇子接过来照料的理由也是云皎第一胎损气耗血,养身子都来不及怎去顾及二皇子?刚出生的婴孩再脆弱不过,等她坐好月子,恢复过来,她就把孩子还回去了。

两人都没坏心思,可寻常人间的婆媳关系尚且难以处好,何况是帝王家。

但这事儿也有共通点,那便是丈夫的态度。

皇帝忙完政务,下朝就去哄亲妈,装孙子,高度肯定了母后养娃育人的经验:“父皇更喜欢三弟,都是母后对朕看顾扶持,朕才有今日,母后肯定能养好祚儿,就是朕觉得不能太抬举他了。”

“不能太抬举他,还给他祚字?”

太后将信将疑。

“朕一时冲动,后面想想他非嫡非长,如果还被太后养两天,景儿都不知该如何自处了。再者,皇后那边怕是也会有想法。”

“你既然还在乎皇后的想法,不如让她主持洗三礼。”

“她上回提过想抱养祚儿,朕已经拒绝过她,怕她想再次死灰复燃。”

太后有些惊讶:“皇后没来和哀家说过这事,想来也是觉得哀家不会同意。”

她的想法很快就被皇帝带偏了,顺着这台阶下来,答应了主持二皇子的洗三礼。

人情来往的事,云皎处不好,皇帝只好替她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