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谈一谈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104 字 2022-09-02

为何读书人不愿意学习这些“学问”呢?

是“学问”错了,还是“读书人”错了?

若是“学问”错了,就该禁止;若是“读书人”错了,那就该去改变……

“朕坚信,读书人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一批人,可是你们不觉得将最聪明的人都放在朝堂之上太浪费了吗?我们希望不饿肚子,我们希望有保暖的衣裳,我们希望有锋利的武器,结实的甲胄,我们希望有更精美的器物……可是我们却将聪明人全放在了朝堂之上。

反而指望一群‘笨蛋’去为了我们的希望去努力,然后我们还要嘲笑他们,说他们‘低贱’,呵呵!”

“陛下……”

“朕知道,现在还为时尚早,读书人就这么些,不够用。

等以后读书人多了,便可以投入各个行业,到时候希望便不再只是希望了。”

“是。”

“朕听说,现在有一种声音,有人担心读书人太多,以后就没有人种地了。所以想关上大门,让那些‘贱民’一辈子都只能在土里刨食。

这种胸襟和气度,让人不耻。

如果他们连参与优胜劣汰的勇气都没有,朕也就没有必要和他们客气了。

留着他们有什么用?

要是以后他们嫌别人比他们长得高,他们岂不是要锯人家的腿?

荒唐!”

“是。”李纲和褚亮两人都低下了头。

“读书人之所以被人们尊敬,不是因为他们有学问,而是因为他们有用。若是满腹经纶,却只知道躲在哪个山沟沟里避世不出,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是。”

姜万钧与李纲和褚亮两人这一次说了很多,他希望下边的大臣都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内阁成员,治理国家需要用到他们的智慧。

可是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难免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偏偏这种小心思又未必全完是出于私心。

因此,姜万钧需要他们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保持步调一致。

士子逗留在长安不愿意离去的事很好处理,给他们找工作就是了。

不管是当账房,还是去刷盘子,哪怕到城外当苦力,那也都是凭本事赚钱,不丢人。

想要不劳而获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