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造谣生事这一项,你不能造谣生事,但你可以利用某个时机进行另类的“辟谣”啊。
这是新加坡的八月末,一年中最热的的一段时间,现在是下午三点,也是一天中最闷热的时间。
新加坡随处可见已经到退休年龄却还在工作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有着同样的相似,身为新加坡人,乡音难改鬓毛衰,一开口就是带着浓厚乡土味的英语。
今天的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都出现了同一条寻人启事,内容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在联合早报上是亲切的简体中文,在海峡时报上是流利的英文。
兹有长辈某某某,福建长乐黄石村人,二十五年前随“李姐”偷渡出海,自此一去不回杳无音信,家人甚是挂念。恳请当日同船旅人提供线索,是生是死总有结论,后辈好告慰先人,如能提供线索晚辈必有厚谢。
另:“李姐”并不特指某某银行李家长辈。
这两份报纸,针对的都是当地已经略有年龄的中老年人,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两天处在风口浪尖的李家,顿时又被拉进了偷渡的漩涡里。
林夏用的二十几年前确确实实被李姐用“贷款”吸引走的从此生死不知的一个女孩的真人真事。这是明珠找到的,从程瑾之藏起来的胶片账本里的地址找到的真人真事。
接下来的时间,阿策陆陆续续的接到了好几个根据寻人启事上所留的号码打过来的热心电话。
一直到有人打了电话过来,说我有某某某的的消息能不能见面说的的时候,林夏觉得这是有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