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社祭时,少不了舞乐,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代,有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祭祀舞。
天幕里的庙市,就会有社祭的祭祀舞表演。只是不如宫廷的祭祀舞庄重,更多了一些娱乐性。
出身商人的桑弘羊也跟着家人去过社祭,主动与刘彻讲起民间社祭的热闹:“其实现在也有做买卖的,趁看社祭时人多,会以物易物做些小买卖。”
“做什么买卖?”
“吃得,用的都有。”桑弘羊回忆着童年,脸上露出几许怀念。
“农人卖鸡鸭卖青菜,有钱人买奴仆,甚至还有一些偷儿专挑社祭人多的时候偷东西,还有偷小孩儿的。”
刘彻微微皱眉。
人口买卖,在封建时代哪个朝代都有,一直屡禁不绝。
刘彻并非不知道,只是以他的身份,要去看祭祀也是宫里的祭祀,还没见过民间的社祭,更没想到,在祭祀先祖的社祭活动时,还有人不怕冒犯神明拐卖小孩。
社祭不能停,“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尤其是有了天幕的宣传,大汉的社祭恐怕也会发展出商业活动。
国库能多一项商业税收,刘彻也是乐见其成的。
对此,他快速有了方案:
“看来,的确需要管理。桑弘羊,此事你来负责。”
这个负责,自然就是拿出一个管理的章程来。
桑弘羊还有些羡慕大唐活跃的商业活动,闻言却没立刻应允,温和笑道:“陛下,不急,天幕还没说完,大汉可以学的地方一定有很多。”
刘彻点点头,没错,大汉虽然对海外商业贸易繁荣,但是黄金在诸侯手里更多,他还是要想办法,把诸侯手里的黄金汇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