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行,那不买东西不就成了?我去卖货!”

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学聪明了。

隔日,同样是凌晨时分,考生揣着他刚买的羊皮袍子到了鬼市上,开始摆摊。

摊位上只有一件货物,他的羊皮袍子,不,纸糊羊毛袍子。

有人问价时,考生还故意喊高价,喊了:“两百文!”

他充分运用自己写诗作赋的口才,好一通吹嘘:“我这可是好东西,是突厥羊!”

最终,客人看起来被他吹得晕头转向,掏出了一串开元通宝,想了想又换成银子:“算了,给你银子吧,我的零钱买点小件。”

考生见到银子,眼前一亮:“成!”

大唐虽然没有银币,但是银子作为贵重金属,依然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叫做“银锭”,一锭50两,是长条形。这个时代还没有明清时期使用的碎银子银裸子,需要零用的时候需要自己称重自己剪。

客人给他剪了些的银子:“等等,我剪多了,你得再赔给我五十文。”

考生作为还没进入社会的学子,很听话的找隔壁摊位借了称,称重之后,把多出来的银两换成开元通宝,补给顾客。

等买卖结束,考生揣着银子,兴冲冲回去到友人面前炫耀:

“你看,我把我那假羊皮袍子又卖出去了!”

友人看着考生眼底青黑的模样,猜到了什么:“在哪卖的?”

考生:“嘿嘿,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我去鬼市卖的。”

友人头疼:“你确定不是又被骗了?”

考生取出银子,笑得得意:“不会吧,我都赚到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