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繁荣的经济,自然不能以物易物,货币的流通与需求非常大。

但是,四川地区在北宋时期,流通的只有铁钱!

.

听到天幕说出四川只有铁钱使用的原因,四川人一边骂李隆基一边嫌弃:“铁钱真是太重了,还容易生锈。”

“还不值钱!”四川商人唾了一口,越想越气,“铜钱和铁钱的兑换是十比一,太不划算了。我一贯铜钱能买到的东西,换成铁钱需要十贯铁钱才买的到,我买只羊都得搬好多铁钱,太不方便了!”

彪悍的妇人比划了一下自己胳膊:“买一匹好一点的罗,要花费130斤的铁钱,130斤啊!老娘光是买布卖布胳膊都练得这么粗了!这么粗!老娘都可以去练棍子去了!”

妇人诙谐的语气和动作让大家哈哈大笑,大笑之余还有对朝廷的不满:“铁币又笨重,又不值钱,明明我们以前还有直百五铢钱,偏偏现在朝廷不让我们用铜钱,太过分了。”

如果不是处在宋朝,宋朝也有文字狱,什么文官因为写诗被投入监狱的,四川人可能就不止是骂唐朝皇帝,大逆不道地连着宋朝皇帝一起骂。

有些书生委婉道:“朝廷哪里是不给我们用,朝廷自己都缺钱。”

“朝廷怎么会缺钱呢?朝廷缺钱怎么给辽国金国西夏赔款。”商人阴阳怪气地说着,一想起自己辛苦挣钱、交那么高的商税,最后全赔给蛮夷人,就很气!

彪悍妇人三个字概括:“窝囊废!”

【《宋朝事实》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看一下这些重量,动辄几十斤,出门买卖非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