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宋人的风雅,搞出了对钱。】
【这种对钱,除了好看,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几乎是一无是处。】
闻言,司马光和苏轼这两位老对头对视一眼,难得达成共鸣,齐齐心虚。
他们也玩过对钱。
对钱的意思是,以篆书一枚为主,配以其他书法的一枚钱,两两为一套,篆书为主币,辅币上的书法形式不限制,但是内容和文字要与主钱一致,这样的一套就形成了“一对”。
这是当时风靡一时的货币形式,司马光、苏轼这样的名人大家写过,甚至还出现了皇帝亲自书写的御书体,比如宋徽宗的瘦金体自然是不会缺的。
.
宋太宗赵光义也开始心虚。
他喜欢书法,也对自己的书法很骄傲。
南唐时期,有对钱出现,他学着南唐,亲自书写钱币上的铸文,开始用真、行、草三种书体同时铸钱,被称为“三体书”。
后世子孙该不会直接做对钱了吧?
赵光义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
他的“三体书”,是北宋对钱的先声,但两宋对钱之风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后的事情。
宋孝宗松了一口气:“看来朕废除对钱没错。”
大宋不仅缺铜,到南宋现在,还缺铁,连铁币都快不够了,还玩对钱。
为了成本,宋孝宗废除了对钱,把字体统一为宋体,这才让混乱的货币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