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汉朝唐朝其实官方都有隔离疾病的机构,但是民间一些儒生对此颇有微词。
哪怕民间自发兴起隔离,部分儒生认为独自隔离病患不义,要以身作则证明没有传染性,反而要家人先亲近照顾,病愈之后才出门。
比如皮日休,就认为“疠”是不忠不孝、谄媚之徒身上才会得病。
南宋洪迈同样表示:“疫鬼不犯之家或是三世积德,或门户将兴。”
这并不是单独只有这二人是这样的观点,在儒生中颇为流行。
从汉朝开始,被汉儒结合汉朝流行的谶纬文化,将儒学神秘化后,儒生相信个人德行可以规避乃至战胜疾病,于是影响了后世各种各样的“孝感动天”来治病。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在当时并没有可治疗的手段,被收入疠迁所后,只有一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麻风病都是绝症,当时的大夫并没有好的治疗手段,病患自己十分痛苦,病患的家属也只能把病患隔离放逐。】
或放逐海上,或放逐深山,父母含泪把患有麻风的孩子和衣物食物一起留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自己只能忍痛离开。
对于麻风病人自己来说,也是非常痛苦。
因为体貌有异,麻风病患者常常被隔离在社会之外,饱受歧视,基本无法正常生活。
无独有偶,在西方古代,同样是认为麻风是“不洁之人”“道德有罪之人”才会得的疾病。
西方统治者要求麻风病人全身裹白色麻布,手里拿着铃铛,所过之处摇晃铃铛,向外人宣布自己麻风病人的身份。而且不被允许进入公共场合,个人财产也要被没收,没有继承权,最严重的时期甚至要被处以火刑,饱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
听到这里,夏无且深深一叹,感到十分惭愧:“老臣无能,至今也没能研究出有效的方子来治愈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