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后的世界,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1261年,太医院使王猷向元世祖奏报请求恢复因为战乱荒废的医学校,忽必烈下旨给中书省长官忽鲁不花,派遣太医院副使王安仁,悬挂金牌,前去随路,设立医学。】
【忽必烈下令,各科医学生必须学习《素问》《难经》两部医学理论著作,和由北宋太医院编纂的《圣济总录》,公元1284年,又令翰林承旨撒里蛮、翰林集贤大学士许国祯,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
【公元1285年,忽必烈再次下令,让今后从医者必须精通四书,这里的儒家四书是作为医者的道德要求“四书实为学之本,进德之门”,同时还要求掌握《尚书》《春秋》等儒家基本经典。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这时候已经属于医为主,儒为辅。】
一句主辅不同,让各朝的儒生和医者再次掐起来。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十三科,以及宋朝的针灸铜人,并且有了新的发展。】
【宋人王惟一用青铜浇铸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在宋朝时供医学临床使用,并且绘制图经颁布各州。两个铜人一个放在医官院,一个放在相国寺。】
【到元朝时期,因为战乱,也因为年久失修,王惟一铜人损坏到无法使用,直到1265年,尼波罗人阿尼哥将之修复完成,被安置在了三皇庙,再次恢复使用。】
三皇庙内有历代名医像,东有神机堂,神机堂里就放着铜人、针灸图二十四幅。
五脏旁边注释为溪谷所会,各为小窍。
又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是宋仁宗的亲笔御笔。
.
“咦,这不是我大明的针灸铜人吗?”大明太医院的太医看到天幕放出来的针灸铜人模样,顿时觉得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