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驮兽,包括马匹、驴子、骡子、骆驼和牛等运输后勤粮草的兽类,在没有运输车的冷兵器年代,驮兽关系着整个军队的军粮,同样非常重要。

大清八旗同样有专门编制的官吏来照顾牲口,但是损耗率总是比蒙古八旗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族对家畜牲口的医疗技术要比满族人高明。

满族人后来知道了蒙古大夫医术高明,在战争年代,军医稀缺的时候,不仅战马损伤找蒙古大夫,连士兵刀伤骨折也去找蒙古大夫。

蒙古大夫按照兽类的习惯,多用物理疗法,擅长少用药接骨正骨——过程惨痛,以致于被接骨过得患者对之畏惧三分,影响了蒙古大夫的口碑。

但事实上,蒙古大夫的正骨、骨外伤手术,是公认的非常先进,对当时的回回族、藏族都有影响,《回回药方》中的正骨、骨外伤手术都被认为是吸收和借鉴了蒙古族正骨医士的技术。

此外,蒙古大夫本职毕竟是兽医,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对大型兽类来说刚刚好的药物,用在人的身上药力过猛,于是就形成了后来对蒙古大夫的刻板印象:半吊子水平,喜欢用猛药。

还有一点也与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人的身体素质有关系,据说清朝太医院也有一些蒙医,但是蒙医按照草原的下药标准给虚弱的皇亲国戚看病下药,就容易下出毛病。

.

“清朝虚弱的皇亲国戚?”胤禛眼神锐利地扫视向自己子嗣,“是谁?”

哪个倒霉蛋这么给大清丢人?

同样是草原骑射民族,蒙古族给自己治病没治出问题,给满族治病就治出问题了,满族难不成还不如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