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的成长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男孩子在进入社会,快速地接触到其他男孩,男性长辈之后,会迅速给自己找准一个定位,一个男性偶像,这个偶像通常是离自己最近的人,自己的父亲或者其他长辈或者师父。】
“是这样吗?”刘邦剔着牙,挑剔地看着自己的众多儿孙,“我儿子一个都不像我,哪里学我了?”
哪怕是他更偏心的刘如意,虽然擅长撒娇得他喜爱,但是论能力,刘邦依然是不满的。
不光是刘邦,各个开国皇帝都是如此。
嬴政看向扶苏:“你哪里学朕了?”
他更偏向法家,扶苏哪里像是在学他?
扶苏:“……”
【这里简单讲一点心理学。】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谷斯塔夫·荣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母子关系指向融合,寓意亲密,父子关系,指向疏离,寓意规则。】
【现代心理学家nechy根据实际案例,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延伸出了一个新观点:家庭之内的世界,受母子关系的影响,家庭之外的世界,受父子关系的影响。】
【也就是说母子关系决定孩子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父子关系决定孩子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和父亲关系不好的话,父亲经常与孩子产生矛盾,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胆小懦弱,越是面对父亲越是懦弱。】
【比如刘邦和刘盈,刘邦在刘盈之前,有和寡妇生的长子刘肥。在刘盈之后,有和宠妃戚夫人生的刘如意。
刘盈是什么?是刘邦逃命过程中为了自己活下去会多次推下车的累赘,是夹在长子和宠爱的孩子中间的小透明。刘邦嫌弃刘盈懦弱,但这懦弱是刘邦一手导致的。】
刘邦意外地看向刘盈,他一直嫌弃这儿子哪里都不像自己,太过懦弱,原来这个性格是因为自己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