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妇产科不得不提一下“妇产科之父”詹姆斯·莫里安·西姆斯。】

詹姆斯·莫里安·西姆斯是窥器的发明者,常被称为“妇科之父”,但是他本人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

比如他推崇白人至上,在未施麻醉、未获病患许可的情况下,残忍地用黑人少女试验窥器及其他医疗技术。

黑人妇女、土著妇女、有色人种妇女、残疾妇女及贫困女性一直被区别对待,她们不仅无法获得安全科学的护理,还会成为优生学家攻击的靶标,其生殖健康因而受到了损害。

【不过助产的产钳不是他发明的,是一位男性助产士尚伯朗斯家族发明的。】

【在产钳发明之初,其实并不是像现代一样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记载,最早使用助产钳的威廉·吉法德一声,21名婴儿刚出生就已经夭折,在37名已经成活的婴儿中,本人承认有5名受到了产钳带来的各种外伤。】

在17世纪,女子生育主要是助产士和家族中的女性长辈,在家中接生,以孕妇自己的感受为主,可以选择自己感到更舒适的体位。比如坐着,站着,甚至是在浴缸中生产,怎么方便怎么来。

家族长辈或者产婆手上会涂上各种橄榄油或者润滑剂,有助于帮助产妇放松下来,还会避免产妇着凉,避免产妇过度紧张。

到了18世纪,医院的妇产科成型之后,女子主要是去医院生产,如同我们现代一样。这时候有了产钳,和男性的接生妇科医生。体位主要变成了躺着——也就是现代的躺着的姿势。

19世纪末,由于医生想把怀孕和分娩纳入管控范围,产科学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由男性组成的医生和经过正式培训的男助产士开始定义什么是孕期“正常现象”,且提出了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接下来几l十年里,评估与风险管理方案应运而生,然而麻醉、常见的会阴切开术等众多医疗手段,只是为了方便主治医生,而非缓解产妇痛苦。医疗干预措施本身并不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