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常说,为什么主要看到的僵尸是清朝僵尸?】
【根据清代袁枚在《子不语》记载:僵尸可以分成八个晋级过程: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
【僵尸刚开始尸变,脸色发紫,即“紫僵”。几个月后,可以升级成一只长满白毛的白僵。数年之后,饱□□血的白僵浑身脱去白毛,长出黑毛,升级为“毛僵”。跳得可以飞起来的僵尸,就是花了几百年时间修炼而成的“飞尸”。我们常见的僵硬地跳跃行走的僵尸形成时间大概是100-500年。那么根据香港电影出现时间倒推,刚好是清朝年间。】
袁枚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十分有道理。”
只不过,他这个老祖宗有些倒霉。
现在看了后世的僵尸,回头还得看大清的官员,让他有些不想面对。
尤其是晚上!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尸变”就是非常经典的僵尸诈尸。】
【《聊斋志异》是华夏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着“空前绝后”的美誉,在海外流传非常广。】
【日本江户时代的上田秋成非常喜欢,著作的《雨月物语》被誉为日本怪诞文学的最高杰作,被称为“日本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流传到日本后,不少作者模仿和改写。比如1786年都贺庭钟改编了《聊斋志异》中的《恒娘》篇,1792年森岛中良发表的作品《凩草纸》共9篇作品,其中有7篇是仿写的《聊斋志异》;】
【还有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酒虫》《仙人》等作品取材于《聊斋志异》,太宰治、火野苇平、小山内薰等人都曾创作《聊斋志异》的翻案小说。日本站后“蒲松龄笑眯眯一边喝着茶,一边摇着蒲扇,面前简陋的茶桌上放着纸笔,对面坐着一位讲故事的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