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在明初废了高丽国王,建立了“李氏朝鲜”,并且来大明朝贡,请求以“朝鲜”或者“和宁”国号取代高丽。

朱元璋选择了“朝鲜”。

但是朱元璋觉得李成桂并不老实,连国君称号都不愿意给,赐予的只是“权知朝鲜知事”,也就是代理国君的意思。

到朱允炆时期,只给了朝鲜国王——再次靠着叛乱上位的太宗李芳远,只给予亲王级别的服装和金印;

到朱棣时期,因为得位不正,朱棣为了拉拢朝鲜,以朱元璋的龙袍为雏形,赏赐了李芳远“衮龙袍”。

但是这种“衮龙袍”依然只是红色的金底蟠龙服,前后及两肩各织一蟠龙,蟠龙只为五爪。大明皇帝依然是明黄色的五爪金龙,若是郡王就是四爪。

这一点,从朝鲜国王历史上的红色龙袍就能看出差异,那个时期朝鲜都还是明朝的藩属国,一直到崇祯去世,朝鲜还用的是大明的年号。

到朝鲜英祖李昑时期,已经是清朝乾隆时期,依然是穿红色五爪蟠龙服,戴的是乌纱翼善冠——这种冠冕和明武宗朱厚照画像上几l乎一模一样。

到了清朝末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韩国态度大变。

朝鲜高宗李熙,以旁支身份继承朝鲜国王,1897年自称为“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因此也是大韩帝国开国皇帝。

正是从李熙开始,不但直接与大清断绝藩属国关系,还开始大胆地穿起了皇帝才有资格穿的明黄色龙袍,依然是明制龙袍,明制帝王冠冕,但是腰带提到胸口,也不知道是什么爱好。

【但是韩国,并不源于承认自己历史上是华夏的附属国,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皇帝的服装都来源于明朝的赏赐,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的文明都来源于华夏。】

弘历再次被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