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是粗糙的藤编绳、麻绳,通过简单的打绳结来记日期和事情,可以随身携带在腰间便于记事,与其他部族做交易也能以绳结作为信物。

发现到后期,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再到现代的中国结、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等,不但是华夏民族的文化象征,还是民间女子的特色手工艺。

.

时光变幻,快速来到了万年以前。

围着兽皮的弇兹氏女子,搓着从树藤上剥下来的树皮,把粗糙的树纤维搓成粗糙的麻绳,然后熟练地打绳结。

她的面前放着一兜果子,虽然不会计数,但是对着果子,把果子拨到另一边,就结一个绳结。再搏一个,再结一个。

果子清算完了,绳结也打完了。

一根长长的麻绳上,结出了大大小小的圈圈,提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根签上串着许多个“口”。

弇兹氏女子一手拿着挂满绳结的麻绳,一手提着果篮,走向部族交易的地方:“我这么多果子,换你的兽皮。”

时光飞逝,来到了千年以后。

古代身穿麻布衣服的长发女子,坐在榻上,满怀喜悦的打着结。

一根长长的红绳,经过巧手的编织,打出一个漂亮的如意结,然后在如意结下面挂上玉佩,系上流苏,等到合适的时候,含情脉脉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生命有限,文明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