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宋人其实并不相信紫姑的存在。】

看到天幕呈现出自己的模拟形象,纪晓岚有些尴尬:“其实,我也不相信,所以只是跟堂兄玩闹而已。”

至于年少胆大,故意挑战刺激什么的,不提也罢。

反正现在成年人的自己是不相信的。

【苏轼在《东坡志林》卷三中有写,陆游也在多首诗词中表明紫姑子虚乌有,朱弁在《元夕有感》中直接告诉世人:“紫姑无用卜,市世事正悠悠!”】

【与其说是他们崇拜紫姑,或者美化为对弱女子的怜惜,不如说是一种文人的幻想。】

不光是苏轼、陆游等人,沈括、李商隐等许多文人都玩过卜紫姑,但是只当做游戏,根本不相信紫姑神的存在。

听到天幕的说法,李商隐摸摸头:“紫姑神也不能真的帮人实现心愿,也不能真的占卜吉凶,难道不是假的吗?”

【随着宋朝民俗文化的发展,许多神明开始日常化,紫姑也不例外。沈括《梦溪笔谈》、张世南《游宦纪闻》、洪迈《夷坚支志乙》、郭彖《睽车志》、苏轼《东坡续集》等,都记载时人请紫姑神事。有的还说紫姑有扶乩之术,紫姑已变为乩仙,卜紫姑成了游戏。】

【比如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云:“请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画之。”我们能看到,这个时候的“请紫姑”与现代的请笔仙很相似了,也不再局限于厕所。】

【民间出于自己的需求,让紫姑开始担负起更多的期望,处处都可以“迎紫姑”。】

【除了常规的求子、求姻缘、求桑蚕农耕、求才华的事,南宋洪迈《夷坚支志庚》还记载了紫姑受栗七官人所请,帮助神断屠信生杀女子,碎尸投江案,找到真正凶手的事。也就是说,紫姑还成了一位“神捕”,还得帮民间巡捕找杀人凶手。】

长孙皇后都给听笑了。

“紫姑可真忙!”

这紫姑,原本不是苦命的妾吗,怎么突然被人寄托了这么多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