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请求,焚百家之书,以统一思想!

.

未央宫,刘彻正在因为马邑之围的失败大发雷霆。

元光二年,饱受匈奴之害的刘彻发誓拒绝和亲,要通过战争一血白登之围的耻辱。

尽管朝臣大多数反对,御史大夫韩安国以高祖白登之围的失败来拒绝出兵,王恢以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抵抗匈奴来争辩。

韩安国不知,白登之围在刘彻看来,正是需要雪耻的黑历史,越提越想出兵。

在一番唇枪舌战后,刘彻选择采纳了王恢诱敌深入的计谋,任命王恢、李广、公孙贺等将军,前往马邑来一场诱敌歼灭战。

起初,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大批财物,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来。

可惜,诱敌的商人演技不够,军臣单于很快发现大批的牛羊却没有牧羊人,后又抓捕汉雁门尉史审问,立刻审讯出来汉人的计谋,当即给尉史加封为天王,立即撤军。

而等王恢得到匈奴撤军的消息时,一切已经迟了。

汉军出动三十万精兵,一路上消耗大量的粮草辎重,最终却无功而返。

马邑之围的失败后,这次朝会上,刘彻心情沉郁。

战败的压力,粮草消耗国库空虚的负担,让刘彻既不甘又愤怒。

屡屡争锋后,刘彻选择了让王恢背黑锅。

他看着负荆请罪的王恢,再看着朝臣们对战败的后果争论不休,冷酷地宣布了王恢的未来命运:

“王恢临阵脱逃,来人,将王恢下狱!

.

太极宫,李世民刚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李渊不情不愿当上了太上皇,父子俩关系微妙,朝廷中原属于李渊的一派与原属于秦王的一派同样关系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