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咕这一期特意找了许多现代军队的图像资料,放在天幕中与兵马俑对比。

兵马俑列队整齐,现代军队同样的整齐,看了是强迫症会很舒爽,军事迷很艳羡。

而对于秦朝的工匠和士兵来说,又有不一样的意义。

大秦的工匠从听到骊山墓的兵马俑开始,便忍不住抬头看,心里隐约期待着。

直到天幕放出兵马俑的细节,他惊喜大叫:“是我做得!是我做得陶俑!”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和各种制品,包括千年不断还被村民拿回家当枕头的秦砖,都会在固定位置写上工匠的籍贯和姓名,用于监督工匠会不会制造残次品,要求极为严格。

但当后世人看到工匠的落款后,仿佛见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是如何打造这一款兵马俑。

天幕放出了后世文物研究人员修复兵马俑的视频资料,修复师修复兵马俑的时候,看到了上面残留的一枚指纹,那是兵马俑制造者留下来的。

“这可是2200多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留下来的指纹啊!现在时间仿佛已经消失了,就在同一个位置,他刚刚离开,而我就踩在他的脚印上。”

他笑着把自己的手轻轻碰在了指纹上,仿佛跨越了时光,与千年前的工匠来了一次握手交流。

大秦工匠突然热泪盈眶。

后人还记得,不仅仅是记得大秦,记得始皇帝,也记得他们这些平凡到卑微的工匠……

【一号坑中,主要是弓弩手方阵】

【秦朝弓箭手有轻装和重装之分,而且都是精兵】

【史料记载,秦代的弓弩手必须是健壮的“材力武猛者”,经过至少两年培训才可以作为射手初入军阵,现在从一号坑可以看出,弓弩手果然身材高大威猛,平均身高均在1.8米以上。哦忘了说,步兵同样也很高大,兵马俑整体身高在1.75-1.95米高度,十分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