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规定,皇帝生前不得营建寿陵,死后七个月内营建陵墓、举行入葬仪式。
因为时间匆忙,工期紧张,往往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宋哲宗时期,因为他死得仓促,陵墓修建的更为仓促。】
【史料记载,修哲宗的永泰陵,仅搬运石料就需要工匠4600人,采石27600块。动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
【现存的“永泰陵采石记”碑记载:建陵中仅采石料就用工1万多人,因病而死300多人,加上其他劳累、事故等因素,死亡人数达到了1700多人。而这些工匠们死后也多无葬身之地,会被弃尸于荒野乱石之中,十分悲惨。】
其实相比于秦汉来说,这个人数已经算是人数很少了。
但不管是多是少,劳苦而死的总是百姓,在史料里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和生平,只有一行行冰冷的数字,却意味着一个个的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会更加艰难。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宋仁宗赵祯心疼极了。
天幕放出了现代发现的罕见的工匠坑,这并不是某个陪葬墓,仅仅只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土坑,就在一处已经残破不全的宋朝帝王陵的遗址附近。
假如人死之后真有灵魂,那么工匠生前因为修建帝王陵而死,死后在野外当着孤魂野鬼,一抬头就看到害死自己的巨大工程,不知道心里是何感想?
是更加凄苦,觉得自己生来苦命,死后也苦命;
还是觉得凭什么自己要这么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各个朝代的百姓被工匠的尸骨刺激地哭成一片。
谁不知道服役苦,一不小心就没命。想到死后还得被抛尸野外、被野狗啃被野鸟啄食,死后都不得安宁,更觉得人生无望。
【当然,这些都没有宋徽宗的花石纲废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