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不许殉葬,这股歪风邪气必须制止!”

前朝已经废除人殉,是在满清入关之后,殉葬之风重新兴起。

下层百姓向往着上层贵族的生活方式,便也学着贵族殉葬,想着死后能过上富贵日子。

除此之外,还有明清都崇尚理学,提倡三纲五常、对女性的压迫更强有很大关系。

【很多女子死亡并非自愿,有的是从小受到贞节思想教化,有的是在社会舆论、家族甚至父母的压迫下被迫殉葬,甚至还有父母族人直接动手。】

“家里出不起服役的,你就行行好,替你叔伯去死吧!”凶神恶煞的公婆在儿子死后,不顾儿媳还在养育年幼的孩子,带人直接闯入儿媳的房间,还带着结实的白绫,不顾儿媳的抗拒和惨叫,直接缢死儿媳,再把她挂在房梁上伪造成自杀守节。

刚死了儿媳,公婆一家人又欢欢喜喜去禀告官府,官府根本不去查验儿媳是否是真的殉节,直接记录名字,赏赐米粮,登记准备建造牌坊。

——明朝时期对节妇的赏赐之一,就是可以免除家里的徭役,并且发放米粮、建造牌坊。

等到回到家,对家里亲眼看到母亲被缢死的女孩也丝毫不在意。

“丫头片子不值钱,卖了算了,家里快断粮了,卖了换点米粮。”

曾经,女人是在乱世才不值钱,但那时人命如草芥,谁都是人不人鬼不鬼。

到了明清时期,女子才是真正变成了货物,没有行动自由,也没有了生存价值。女婴被溺死、被典卖的记录与女子殉节记录一样,比前朝高出许多倍,男女比例大幅度失调。

【还是老康好,比他爹清醒,废除了人殉。